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1:09    次浏览
[摘要]策略展望:过去一个月,国债、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大幅反弹20bp和40bp以上,10年国债、国开利率已经反弹至3.57%和4.15%左右。与此同时,公开市场价格向下引导30bp,降低资金利率,但对债市影响有限。展望后期,我们认为,虽然债市仍面临重重压力,但市场不必过于悲观,阳光总在风雨后。首先,基本面来看,尽管3月以来地产销售有所好转,但就实体企业在春节之后的开工情况来看,总体仍然弱于往年,且需求拉动有限的情况下,开工意味着本就煎熬的库存压力更大。其次,供求关系来看,近期新增1万亿债务置换额度,意味着前期1万亿利率债的供给压力只是一个开始,而未来供给可能还会增加;但我们也提醒,在总需求偏弱的背景下,供给的增多主要在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,而若因此使得融资成本不降反升,那么政策可能适得其反,因此宽松环境还将维持,供给的增加可能会被宽松货币政策而对冲;第三,资金面来看,虽然4月危机重重,但从3月中下旬以来资金持续好转而债市跌跌不休的情况看,短期内资金对于债市收益率的影响比较有限,未来基本面决定了债市是否可以转换风格,而资金更在于决定其幅度。第四,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不及预期,美国加息预期继续偏弱,对外部流动性也起到了正面的影响,也带来央行相机抉择的政策窗口。总体来看,不论债务置换也好、ABS注册制也好,均是央行通过分散化的方式改善金融体系风险的举措,但对于经济的利好(或者说对于潜在利率的定位),仍在摸索之中。而对于实体经济而言,未来一段时间内,前期期待过高的经济触底可能被陆陆续续公布的经济数据证伪,最终宽松仍是无奈之选。价格工具引导的正面效用减弱后,数量工具的实施仍有必要,利率短期内虽不乐观,但也不必过于悲观。市场动态:资金及公开市场:上周临近月末,但市场资金面稳定,前期央行价格引导之下未出现季末钱荒表现。截至周五,上周银行间隔夜、7天、14天、28天资金利率分别下降40bp、65bp、46bp和22bp;交易所资金未受IPO影响,隔夜、7天资金利率分别下降41bp和96bp。利率:上周国债收益率整体波动不大,金融债长端反弹幅度较为明显,达到5-8bp。利率债长短端期限利差扩大,金融债隐含税率仍居高位。10年国债、国开利率已经反弹至3.57%和4.15%左右。